白斑(白蝕)症是一種皮膚色素的疾病,因為皮膚在患部缺少了黑色素細胞,產生一種白堊色或蒼白色的色澤。白斑症發生的年齡約在10-30歲之間,少數部份是發生在出生時就有。
白蝕症為患者帶來身心雙重的折磨及困擾。這種痛苦不僅是因為漫長的處理過程,更多是因白斑對患者外在形象帶來的影響,讓人們的日常生活、工作、社交方面都十分困擾。俗話說:知己知彼百戰百勝。對白蝕症也是這樣,只有瞭解白斑症狀,才能在早期盡早發現並處理,早日擺脫白斑!
白蝕病徵
白蝕多數出現於面部、頸部、手背及外生殖器等處,初期皮膚會出現細小白斑點,然後面積漸漸擴大,其位置的汗毛亦變成白色,白色斑邊緣會較為深黑色。大部份病例都會進展至中期階段便停止,即有一處或數處地方出現白色斑,亦會有 10-20% 的病人會自動復原。
白蝕成因
白蝕的成因有很多因素,現在醫學界大部份都認為是身體上的免疫系統出現抗體,對皮膚的色素細胞產生破壞,令皮膚出現白色斑點,除此之外,以下因素亦會增加白蝕出現的機會:
- 精神壓力過大;
- 暴曬;
- 重複擦傷皮膚;
- 遺傳(若家族中曾有人患白蝕,遺傳機會約30-40%);
- 居住環境較為潮濕;
白蝕治療
雖然白蝕是種難以醫治的皮膚病,不過治療方法還是有的,目前皮膚科醫生主要是開一些含類固醇的塗搽藥物去控制白蝕擴散,或做光化學療法(PUVA),改善患處的免疫系統,從而加快白蝕的康復速度。白蝕治療期因人而異,一般來說為期約三個月。
此外,要留意的是如白蝕出現在嘴、眼、肛門、手指頭、腳趾頭等位置,其出現惡化的機會相對較高,患者應盡早求診為妙。
皮膚科醫生還提醒,日常必須注意皮膚護理,避免濫用外用藥或塗用刺激性藥物。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,減少服用或注射維他命(Vitamin) C,多進食黑木耳、黑芝麻和豆類;忌食辛辣發物;適當進行日光浴可助皮損恢復,但夏季不宜暴曬,否則可能愈曬愈白。而保持心情舒暢,配合適當運動和休息可防復發。